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李崇麟
2021年4月14日,我参加了js6668金沙登录入口举办的第三期双语党课。这次党课分成了两个模块,由学院的老师用英语为大家讲述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跟随老师重温这两个历史事件,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事件的专业术语,也让我对这两个事件所产生的伟大精神重新有所思考,可谓收获颇丰。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途经十一个省份,进行了三百多次战斗,勇敢地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两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这次党课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给出了一组数据。长征途中每行军182公里才能休息一次,而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也就是说,在这期间,红军战士需要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在缺乏补给的状况下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的突袭,可以说长征挑战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不可战胜的神话。接着,老师又带我们欣赏了英译版的诗歌《七律 长征》。个人认为,英译版并没有体现出原文诗歌的那种大气磅礴,也没有体现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但是对英语学习还是有所帮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话道出了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英雄大无畏精神。
接着,我们又开始学习了井冈山精神。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井冈山地区。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相继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井冈山地区地势险峻,经济落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地区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团结改造地方武装,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工农兵政府,领导农民分配土地,经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两次重大挫折和近百次大小战斗,打退国民党军阀多次进攻,逐渐扩大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被称之为“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星星之火遍燃了神州大地。
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井冈山精神,都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刻的教育和指引。长征精神让我们学到了不怕吃苦,永不放弃的人身信条,井冈山精神培养了我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无论是学生,还是干部,这些精神都能影响我们一生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和学习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和困难,这时候我都会想一想那些为祖国革命献身的战士们,他们在那样的困境中依然没有放弃,相对我遇到的困难,似乎就已经不是困难了,这么一想,也就又重新有了动力。
总而言之,这次党课又带领我重温了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让我又对这两种精神有了新的感悟。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仍需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李佳楠
在这周三,我有幸参加这一次的党课培训,我感到高兴,自豪,兴奋,我非常感谢系部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使我有机会复习,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我们党光荣历史和新时期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孜孜追求和渴望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决心。
这是我第一次上双语党课,这种形式非常新奇特殊,把党课与我们的专业联系起来,比起传统的讲授知识,老师增加了更多的互动,比如翻译关于长征的诗词等。前半节课主讲长征精神,说起长征我们并不陌生,关于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透过这一系列数字,我们不禁会得出这次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当然,其伟大又不仅仅在于这些数字,而且还有这里面蕴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尽管英雄前辈多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们创造出来的国家,离开了越来越美好的世界,但他们也给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便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长征精神。
无数的历史故事与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个人没有精神就难以立足,如果国家没有精神便不会强大。在现如今,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长征的精神依旧需要我们不断地回味,十分有必要对长征精神进行再思考。无疑,长征精神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人本精神、君子之勇、进取精神都是其精彩诠释。正如毛主席精辟总结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第二节课主讲井冈山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于当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亲手缔造了一支完全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随后,又与朱德率领的部队会师与此。自此,名不见经传的井冈山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黄洋界上火红的战旗,猎猎迎风。中国革命将何去何从,有了航标引领。
巍巍井冈山,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是育人的山,她洋溢着一种超凡的井冈山精神,她放射出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之光。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山川土地,革命领袖书写了如火如荼,惊心动魄的革命篇章,树立起一座伟大的丰碑。她被誉为“新中国的奠基石”,“革命的摇篮”。
南湖之畔,红船摇曳,马列铸就铁锤镰;南昌枪声,唤醒民众,鲜血悟出党指枪;万里长征,播撒希望,走出民族当自强;十四年抗战,民族脊梁,抗战豪情高万丈;三大战役,风卷残叶,掀开民族新篇章;抗美援朝,一战名扬,谁敢欺我中华郎;两弹一星,铁拳一双,维护和平更铿锵;春天故事,一路飘荡,大江南北满园香;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固守初心笑声扬。
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对于新一代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奋斗精神,忧患意识。踏踏实实努力,培养远大的理想。与长征精神相违背的应该就是如今最普遍的佛系思想,过好今天和明天,不管后天。对我而言,学习长征精神就是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能量,在这个复杂浮躁的社会中,能够时刻保持充足的动力迎接挑战。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张雨兰
14日下午,全体党员在SD107教室上了本学期第一节党课。本次党课的主要内容是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由李璇老师和张君尧老师作为班主任,潘旭洲老师和杨涛老师主讲。
认真听完这次党课后,本人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第一,我非常喜欢这次党课的潘旭洲老师。他的英语发音非常好听,很有感染力,让我觉得这次党课很有意思,不仅学习了长征精神还锻炼了听力,做到了真正的双语党课。老师没有念PPT,而是多了很多和学生互动的环节。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让大家去尝试着去翻译毛主席的诗《长征》,虽然有些同学翻译的并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勇于尝试的精神很值得鼓励。潘老师调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让通常比较刻板枯燥的党课上出了生趣。很希望以后的党课都能有像潘老师这样高质量的老师为我们讲解。第二,党课需要注重与实际结合。其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我们上学的历史书上,已经学过很多次了,但是如何与现代的实际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这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井冈山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故名。江泽民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4个字。与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其实,很多精神的内涵都是相似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我们年轻的党员、积极分子通过了解这段历史、学习这种精神,不忘本,不忘国家的先辈们辛苦建国的付出,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实这让我想到了我最近看的电视剧《山海情》,我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很激动,看到很多地方的时候都因为感动而落下了眼泪。我很想将这部电视剧推荐给所有年轻的党员朋友和积极分子们。一方面,虽然它是一部西部脱贫攻坚的电视剧,但是其中有很多片段值得我们去深思。比如,党员应该为人民做些什么。就像我最近看的一个片段,马德福作为村支书,宁可冒着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危险也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也要为了大家的生活找出路。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自己的前途没了不重要,大家伙的日子没了,那才是真的没前途了。所以,这让我理解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不是书本里一句高度概括的知识点,而是真真切切为大家着想的心。通过这一个生动的片段,让我对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很多精神都是要和与时俱进,活生生的例子相结合,大家才能更好的理解。第三,这次党课是与本科生一起上的。感觉整体气氛活跃了很多,很多本科生相比于我们研究生更活泼更大胆更有想法一些。我希望今后可以多有一些这种联合的党课,让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上,大家可以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分享对党课的想法,对党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这次双语党课总体来说,是一场很棒的体验,感谢两位老师对我们的讲解,让我们对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期待下次的党课!